從當前不少地方政府采購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來看,因采購預算編制得不夠科學合理而帶來的問題和弊端很多,不僅給財政部門自己增添了不少的調整預算等麻煩工作,還極大地影響了采購人及采購代理機構日常工作的開展,同時也在不同程度上擾亂了政府采購工作秩序。不少的采購人及其采購代理機構雖是私下里怨聲載道,卻又不敢埋怨采購預算的編審質量。對此,筆者提醒各位,采購預算的編制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的方法,要體現出科學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時俱進的需求、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客觀公正的原則。
幾種常見的、不規(guī)范的傳統(tǒng)預算編制方法
有的直接以“市場價”作為采購預算。由于采購項目究竟要花費多少采購資金,只有明確到具體的品牌后才能有一個較為準確的“參考”依據。這樣,有些地方的采購預算編制人員,在具體確定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時,就直接以編制預算時該項目某些品牌的市場價格作為參考價,并以此作為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其不規(guī)范的地方就是以具體品牌的市場價作為項目的預算金額。
有的以“過去的采購價”作為新年的采購預算。由于不少的采購項目在過去都采購過,都有現成的采購價格資料,這對不少的采購預算編制人員來說,由于他們只是普通的財務人員,沒有市場價格分析能力等,因而,要他們能最快捷、最簡便地編制出新年度的政府采購預算,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參考過去采購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并以過去的實際采購價格作為下一財政年度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
有的“照搬”外地有關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由于相鄰地區(qū)之間的商品市場價大體相同,再加之政府采購預算的編制期大多數都在同一時期進行,因而,不少的地區(qū),他們在編制采購項目預算過程中,特別是在編制本地區(qū)以前年度沒有采購過的項目預算時,就采取與外地財政部門相互交流、共同參考的辦法進行商量編制,而沒有對該采購項目在本地區(qū)的市場營銷情況進行調查,直接“照搬”將外地的采購預算。
有的對采購人的申請計劃簡單地“打折扣”后作為采購預算。一般來說,采購預算編制的第一道程序,就是要求采購單位首先提出一個采購項目的申請,其中包括申請采購項目所使用的采購資金數額。該申請計劃上報財政部門審核時,有些采購預算的編制審核人員,就簡單地將采購人申請使用的財政資金按一定的百分比打一折扣后,就將其作為該項目的采購預算數。
有的以“整數字”的形式預估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這種確定采購項目預算金額的方式在實際工作中還比較普遍,其實質就是采購預算編制人員在確定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時,先簡單地預估一下采購項目所需的資金數額,然后再以“整數據”的形式作為該項目的預算金額進行下達。舉例來說,如,某預算單位經批準可以采購1臺筆記本電腦,那么,預算編制人員估計筆記本電腦的市場價在八、九千元左右,于是他們就給這個預算單位編制1萬元的筆記本電腦采購預算。這種預算編制方式的缺點在于,它不作具體調研,簡單地采用“預估”方法,并以其為基礎,用“整數字”作為預算指標的數據。
傳統(tǒng)的預算編制方法弊端很多
有的采購預算過于寬松,導致將來采購操作時的節(jié)約額太大,既降低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又影響了采購代理機構的實績考核。由于有些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起初都是采購人出于“爭取”財政資金等目的而編報的,其金額有時遠遠高于相應采購項目的市場價格,而那些預算編制審核人員卻又坐在辦公室內“閉門造車”編制預算,從而導致采購項目最終的預算金額遠遠高于市場價格的現象比較普遍。這樣,如果這種采購預算在將來付諸實施之時,自然就會出現相當大的采購節(jié)約額。很明顯,這種采購節(jié)約效果就不是采購代理機構的“功勞”,從而直接影響到政府采購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對采購代理機構的實績考核。同時,由于下達的采購預算明顯高于項目的市場參考價,也直接造成財政預算資金嚴重浪費的現象,同時,即使這種性質的采購資金節(jié)約額沒有流失到財政部門之外,但至少也降低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有的采購預算因編制得太苛刻,導致采購時買不到所需的項目,不僅影響了采購人的使用,又給財政部門自己增添了調整預算的工作量。有不少的地方,因其財政資金有限,但政府各部門和單位的各種采購需求還是必不可少的,對此,這些地方的財政部門在其安排采購預算時,有時就按照從嚴節(jié)約的原則來編制采購預算,再加之一些預算編制人員沒有進行必要的市場調研,從而導致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嚴重編低,有些項目根本就無法采購到位,這就直接影響了采購人的使用需求,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工作。而為了保障這些采購人的行政或事業(yè)職能的正常行使,財政部門又不得不為其繼續(xù)追加或調整預算,這又嚴重地喪失了預算編制的價值,降低了財政工作運行效率。
有的預算因在編制時參考了某一品牌的市場價,從而導致在具體采購時,只能采購到相應的品牌,相當于變相地指定采購品牌。實際工作中,我們發(fā)現有些地方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基本都是直接參照該項目的市場價下達的預算,這就導致該采購預算在具體執(zhí)行中,只能采購到相應的品牌,而無法采購到其他品牌,從而只能變相地實施指定品牌采購。如,購置汽車項目,當財政部門是對照某品牌汽車的市場價值下達25萬元的采購預算時,那么,在具體采購時,也只能采購這原來參與過的25萬元價格的品牌汽車,而如果采購更高檔的,資金不夠,采購低檔的,采購資金又用不完,從而只能采購“那個”具體的品牌。
采購預算應當具備的編制原則
采購預算的“編制依據”必須要合法合規(guī),要能體現出而不能脫離國家在節(jié)能、環(huán)保、就業(yè)等方面的政策規(guī)定?!恫少彿ā返谝粭l明確規(guī)定,實施政府采購不僅是要充分提高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還要考慮到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等。因此,采購預算的編制不僅要考慮節(jié)約采購資金,還要考慮到國家有關宏觀政策的有效實施,特別是一些節(jié)能、環(huán)境保護、促進就業(yè)等方面的政策規(guī)定,必須要在采購預算編制過程中予以充分體現,否則,這些政策規(guī)定在實際采購過程中就難以貫徹落實。
采購預算的“采購項目”必須要真實具體,以避免采購人隨意變更、調劑采購其它項目。如果采購支出項目不夠明確或具體,一方面會造成采購人無法認真執(zhí)行采購預算,另一方面,又會給采購人擅自采購或調劑采購其它未經批準的商品帶來借口等,從而喪失了預算的約束力。因此,為有效避免這些問題的發(fā)生,必須要求采購人在編報政府采購項目時,要在充分考慮本單位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本著從嚴節(jié)約、財力許可等原則和前提下,作出明確而具體的采購項目。
采購項目的“技術指標”必須要具有規(guī)范性,不能變相“圈定”具體品牌。在實際工作中,盡管不同采購人之間的職能不盡相同,但對采購人需要采購的一般商品而言,絕大部分供應商都可以滿足其采購需求??稍诓少忣A算的實際編制過程中,卻有一些預算編制人員竟通過具體的技術指標變相為采購人“圈定”采購品牌,甚至于還編制出了非某某品牌不可的指標體系。不僅侵害了其他品牌供應商參與市場競爭的正當權利,還給將來的采購監(jiān)管工作帶來了麻煩和弊端。
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必須要有競爭性,不能偏離采購項目的市場參考價太遠。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預算編制人員習慣于座在辦公室內下達采購項目的預算指標,而很少或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采購項目的市場行情。往往有時確定的采購預算超出了采購項目的市場參考價過多,不僅浪費了財政資金,也給采購工作的業(yè)績考核增添了麻煩;有時確定的預算金額低于市場參考價太遠,從而導致采購項目無法采購到位,進而又不得不調整預算,嚴重干擾了自己的采購工作秩序。
編制采購預算的科學方法
要結合采購人的職能特點,有針對性地下達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不同的部門或單位,有著各自不同的職能或業(yè)務特點,這就決定著即使他們之間的采購項目是相同的,但由于采購項目的用途有著不同的特點和要求,這樣,不同的單位,即使是相同的采購項目,其配置、參數、質量檔次等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樣,因而,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也就應該不一樣,該配高檔的就安排高額預算,該配置普通型的,就少安排些財政資金。而如果強行地搞所謂的“一刀切”,統(tǒng)一以相同的采購項目,相同的預算金額來編制采購預算,就不切乎實際,否則,只能會貽誤相關部門或單位的正常工作,或就浪費財政資金。
要結合當地的財政收入狀況,分析確定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一般來說,對地方財政而言,編制財政預算應當堅持以收定支、不打赤字為原則,要體現出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預算編制要求。這樣,對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的確定,就有了一個方向性的約束,在具體的預算編制過程中,就應該從嚴把握、控制采購項目的支出標準。如當地的財政收入豐裕,則,給采購人安排的項目采購金額可多些,采購一些高檔項目,以進一步改善采購人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商品的使用功能等。而如果當地的財政收入屬于“吃飯”型的財政,那么,給采購人安排采購項目時,最好還是選擇低檔適用型的,而不能追求過高的質量檔次。
要對上年度的采購實績進行“動態(tài)”分析,有連貫性地確定新年度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一般來說,一個地區(qū)的政府采購項目在前后幾個財政年度之間是不會有多大變化的,下一個財政年度的采購項目幾乎以前都采購過,這樣,在具體確定下一財政年度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時,就可以參照上一年度的實際采購價格情況,但必須要在此基礎上進行適量的分析調整,從而確定具體的采購預算金額標準。
要結合產品價格的市場行情,比較靠實地研究確定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對采購人及其采購代理機構來說,無論預算編制人員如何編制采購預算,他們所考慮和關心的是要能使用這財政資金從市場上“買”到自己工作所需的采購項目。因此,預算金額的確定不能不考慮項目的市場價格情況,既不能高于也不低于市場價太遠,否則,嚴重背離市場價太遠的采購預算,就會喪失預算編制的目的和意義,缺乏實用價值。
要結合周邊地區(qū)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確定方法,分析制定本地區(qū)的預算金額,而不能簡單地照搬外地的數據。對一些本地區(qū)以前沒有采購過的新項目而言,預算編制部門還可以借鑒外地采購該項目的經驗做法,以使采購工作能有一個基本的參照方案和依據,而不至于“無中生有”地亂編預算。同時,將本地采購項目的預算金額與外地進行必要的交流與結合,也能使自己的部門預算編制工作能夠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進一步提高財政工作效率。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