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開標工作順利完成(十一)
根據(jù)《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開標時投標文件中開標一覽表(報價表)內容與投標文件中明細表內容不一致的,以開標一覽表(報價表)為準。投標文件的大寫金額和小寫金額不一致的,以大寫金額為準;總價金額與按單價金額匯總不一致的,以單價金額計算結果為準;單價金額小數(shù)點有明顯錯位的,應以總價為準,并修改單價;對不同文字文本投標文件的解釋發(fā)生異議的,以中文文本為準。雖然法律對這些做出了詳細的規(guī)定,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還是有不少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從業(yè)人員因為沒留意到這些“不一致”而使得開標工作大打折扣。
案例一:
大寫金額和小寫金額不一致
2008年7月,某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唱標時沒有注意到F公司開標一覽表中大寫金額與小寫金額不一致的問題。由于根據(jù)開標一覽表的設計,小寫金額在前面,大寫金額在后面。代理機構的唱標人就根據(jù)閱讀習慣直接唱小寫的數(shù)字,而沒有留意到大寫金額不一致的問題。
到評標環(huán)節(jié),評標委員會直接根據(jù)《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對該公司的報價以大寫金額為準。結果在該投標人中標后,有投標人提起了投訴。提出投訴的供應商聲稱,他們參與了唱標,清楚地記得投標人的報價不是中標的這個價。當?shù)刎斦块T調出唱標時的記錄也確認了中標價而非代理機構唱出的報價。當?shù)刎斦块T審理投訴后認為,未宣讀的投標價格評標時不應承認。因此F公司的中標也沒有根據(jù)。
而當財政部門宣布F公司的中標無效后,F(xiàn)公司又向財政部門投訴了代理機構。F公司認為,自己粗心雖然有錯,但代理機構開標時的粗心也最終導致了他們錯失了這次中標的機會。因為他們小寫金額報的價比大寫金額報的還低,中標也是絕對的。最終,該代理機構也因此遭到了批評警告。
案例二:
總價和單價匯總金額不一致
2006年,在某辦公設備的采購中,T公司故意在投標中給某市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設了一個套--在投標文件中,把總價報得非常低,單價卻報得比較高。代理機構在唱標時只是唱了一下總價,并沒有唱單價,也沒有注意到T公司的投標總價與單價匯總金額不一致。評標環(huán)節(jié),評標委員會同樣是根據(jù)《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以單價金額計算為準。采購結果宣布后,T公司因為陰謀沒有得逞而向當?shù)刎斦块T提起投訴。T公司在投訴中稱,根據(jù)代理機構唱標時給他們唱出的價格,他們就是此次采購的中標人。但代理機構組織的評標中卻認可了他們公司未被宣讀的投標價格。此起投訴雖然最終是以中介人從中斡旋協(xié)調后,T公司撤回投訴而結束,但同樣給唱標敲響了警鐘。
案例三:
小數(shù)點有錯位未以總價為準
2007年,在某維修工程招標中,D公司在報價時,單價中有一項的小數(shù)點出現(xiàn)了明顯錯位,導致了該單項報價比總報價還要高。但招標代理機構并沒有注意到這一問題,更沒有當場說明“以總價為準,修改單價”。不過,D公司的投標代表在開標時卻發(fā)現(xiàn)了他們公司的這一失誤。但由于對政府采購的相關規(guī)定不了解,擔心被代理機構發(fā)現(xiàn)他們的報價失誤后,取消他們的投標資格,所以D公司的投標代表選擇了沉默。
采購結果公布后,D公司的總經理不甘心落標,問D公司的投標代表有沒有什么辦法投訴代理機構,讓財政部門宣布此次采購不符合政府采購的相關規(guī)定。D公司的投標代表在查詢了政府采購的相關規(guī)定后,終于發(fā)現(xiàn)了代理機構在唱標時的該漏洞,于是向當?shù)刎斦块T提起了投訴。最終,此起投訴在有關人員的協(xié)調下以D公司撤回投訴而告終。但當?shù)刎斦块T的相關負責人還是提醒代理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唱標不能光是唱,需要動腦筋,需要結合政府采購的相關規(guī)定。
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